-->

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

你期望從錄音中聽到什麼 ? --- 黃國琳

       蔡克信 ‧ 繪



      最近做了幾台的麥克風放大器,機器製作過程就跳過好了,這機器是用來做錄音的,請問各位聽音樂的朋友,您期待從錄音中聽到什麼 ?


       首先,我們先界定在 Stereo 錄音播放,也就是立體聲的播放 ---- 左右兩支喇叭將聲音播放出來。

       1, MONO 錄音,這個很簡單,錄一聲道,然後平均分布在兩個聲道,聽感上聲音會在兩個喇叭中間結像,也就是大家說的定位,如果這時候錄的是人聲,而且是手握麥克風近 距離拾音,音像就會很大,許多歌唱錄音中的人聲就是這樣錄的,然後分佈於兩聲道,你就會看到喇叭中間有一個人唱歌 ? 錯 ,你應該是看到一張嘴在唱歌才對 。

       2, 立體聲兩聲道錄音,這部份有許多理論可以參考,包含 AB / XY / MS / ORTF / Decca tree ..... ,目的有兩個,一個是主音一定要在中間,兩個喇叭中間一定要有東西存在,否則空空的聽起來很奇怪,另一個是聽起來要有空間感,最好是可以 " 看到"  像是伴奏的鋼琴在左前方,伴奏的小提琴在右前方,多美好的畫面。但由於各種麥克風擺位的關係,將會影響錄音音像的結果,像是 XY 方式,錄出來的中間形體定位明顯,但像是一個左右壓縮的影像,高中低音都再這一條正中間的 " 縫 " 發出來,對我來說,定位也太超過了吧 ?  又, ORTF 的方式,麥克風指向左右兩邊,可以營造出相當好的空間感,但是喇叭中間容易出現空洞,抓不到主體。

       你可以從你的軟體中發現這樣的狀況 ---- 由於各家錄音方式有很大的差異,所造成的 "主像" ,以及 "周邊" 比例是不一樣的,只要詳細聽一下,很容易發現不一樣的錄音方式。

       3, 立體聲三聲道錄音,一個人聲,一支低音提琴 ,一支小提琴,可以想見一定是中間站人,而且是近接麥克風錄音,錄完以後( 或是錄音中 ) 將人聲分布於左右聲道,這樣你聽起來就會是人在中間唱歌,而且不會動來動去,就算是現場這位歌者手持麥克風左右移動 .... ,對不起,聲音還是在中間不會動的。左聲道錄低音提琴,右聲道錄小提琴,而且左聲道要錄一些些小提琴進去,右聲道錄一些小提琴進去,這樣才不會怪怪的 ---- 左右喇叭各唱各的。

      音樂聽久了,總是會想聽到很多細節 --- 口水聲 / 換氣聲 / 左手移弦的聲音 / 擦弦聲 ....,被近代錄音寵壞了的耳朵,總是想聽到多一些的細節,但這樣多細節的錄音,麥克風就必須離樂器很近,甚至將麥克風放在琴橋下方 ( 或是弦的下方 ) ,這樣才會錄到足夠的細節 ....,這樣的聲音將會是非常乾的,只有主音,沒有反射音,於是錄音室會加一些空間感 ( 空間反射音 ) 進去,讓你聽起來舒服一些,這也是現代錄音常見的作法,而且還有一個好處,錄音師可以隨意的將這個樂器,放在喇叭中間的任何一個位置,只要控制左右聲道的 量感就可以做得到,而且左右聲道的這個樂器聲音是一樣的 ( 因為只夾了一支麥克風啊 ~~ ),好了,事實上我是要告訴你的一件事,你聽到的是三個 mono 錄音,而錄音師巧妙的安排位置,讓你有空間感 / 立體感 ...... 這都是做出來的啦。

       各個聲部間也可以在不同時間錄,大部分都是節奏樂器先錄,然後一樣一樣加進去,各聲部間的默契感 ... ??? ,算了吧!


       如果叫一叫,三個一起來,一樣是三支麥克風,中間錄人聲,左右中距離 ( 假設是 1.5M ) 分別錄兩種樂器,這樣就有可能錄到一些現場感,一些自然的空間感,但是那動人的細節也隨之不見了,而且這個空間的殘響指數是必須挑過的,否則轟轟叫,那就 更聽不清楚了。如果在錄音中,其中一個犯錯,那勢必要從新來過,將會很花時間,而且不只三倍。


       之所以現場錄音很少見,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吧 !! 你可以拿出你的軟體聽聽看,如果是錄的細節超多的 ( 近接錄音 ),空間感多是做出來的,如果是現場錄音,細節的表現方式將有別於前者,聽不到那誇張式的細節,但有著非常自然的空間感,試試看吧 ,有發現兩個優點都存在的錄音時,請通報一下。


       這是我最近試錄了一些聲音的心得,紀錄一下,以及跟各位分享。


-------- 2008/9/6 補充 ---------

       在一連串的試聽以及測試以後,我發現動圈麥克風這古老的設計還真的不錯哩,小提琴的泛音以及琴箱共鳴明顯優於電容式麥克風,但是動圈式的低感度需要多一次 放大,是不是又會殺掉細節 ? 這一點有待考證。電容式麥克風很容易錄出清楚的主頻率,這樣方便於聆聽者聽音樂用,這樣的特性明顯出現在現在所有的軟體上 --- 除非這軟體有明顯的秀出錄製於現場,或是說出錄音的器材。

       這樣一來在音樂複製的版本上,很明顯的劃一條線,早期的動圈式麥克風的聲音,以及現代的電容式麥克風的聲音。我相信,電容式麥克風有一定的優點,才可以將 動圈式逐出市場,但是這一個優點是有利於音樂聆聽者嗎 ? 還是市場機制所導致這樣的後果。

        偏偏這一條線也是劃在黑膠 與 CD 的交界處,許多黑膠可以聽的出來是動圈式麥克風錄製的,有許多鋼琴、小提琴錄的很好,箱體共鳴以及泛音 (雙弦) 非常好,但也有一大部分聽起來很平淡,不會吸引你,後期的黑膠就可以聽的出來電容麥克風的聲音了,CD 部分除了老片復刻的以外,幾乎全都是電容式麥克風做的。有一個比喻,動圈就像是全音域,高低兩端不怎麼好,但是中間是對的,電容麥克風高音好,低音沒重 量,只好補一個麥克風貼在鋼琴上收低音,然後再混到原先的高音上去 --- 沒錯,我就是想說像是分音器喇叭的作法。 哪一個好聽 ? 讓你聽出來覺得好聽就好啦,沒有玩收音之前,會覺得哪一片錄音真是好耶,高低分明 ---- 原來是用混音技術混出來的,好聽就好,留個美好印象在心中也不錯。

       以前的黑膠好聽嗎 ? 順耳 ? 會不會是因為麥克風的關係 ? 這玩意在錄音界退場時機與黑膠一樣,過了 30 年以後,發現老一輩的錄音不會輸給現在的技術,而且這些黑膠不是亂貴的,還貴的真有道理 --- 那些 DECCA 的錄音,論音質,論動態,論樂器分離度,完全不會輸給現在的錄音,是麥克風主導這樣的變化 ? 還是因為人的關係 ?

參考資料 : CD
密爾斯坦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 、史塔克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,海飛茲的片子,無加味 CD 裡一片 List 鋼琴,這就是典型的動圈式麥克風的聲音 ---- 飽滿、泛音多,琴箱共鳴像真的
隨手拿一片現代 CD ,慕洛娃 或是 明滋 或是 西拉蕊 韓 ----- 琴聲瘦到你會懷疑那是一把塑料提琴 ,只有琴弦的聲音,沒有泛音
諏訪內晶子 拿的是海飛茲的琴 ? 你相信嗎 ?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